2023年武漢江夏區推進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申報獎補、條件
為加快現代都市農業轉型升級,促進我區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武漢江夏區推進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申報獎補、條件等內容如下,武漢市江夏區的企業單位可以了解一下,有什么疑問的地方歡迎致電咨詢。
一、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江夏“五區戰略”為引領,強化江夏鄉村產業發展要素保障,力促資源聚集、財力集中。堅持“機制創新、制度創新、靶向施策”,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和“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全面推進我區農業強區建設,實現比較優勢向競爭優勢轉型發展。
二、
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撬動作用,整合涉農資金實施統籌安排,明確財政資金支持方向和使用用途。加大區塊化、片帶化發展支持力度,實現資源聚集、財力集中。
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激活發展要素,壯大經營主體,提升鄉村產業在全國市場競爭力。重點支持農業經營主體適度規模化生產,著力培育“農業小巨人”。
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配股分紅、土地流轉、訂單收購、吸納務工、資金(資源)入股、技術服務、帶動集體經濟組織等方式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帶動村集體經濟、農戶持續穩定增收。
項目申報實施備案制,實施先建后補。申報主體項目實施前必須向所在街道申報,得到街道推薦后,向農業農村局提交項目實施方案并通過備案。農業農村局組織專班對實施方案進行論證評審,出具項目實施意見。農業農村局業務管理部門對批準實施的備案項目進行中期檢查、推進實施,項目實施企業完成項目建設后,提交驗收申請及驗收需要的所有資料,農業農村局委托第三方進行審計審核。
三、
支持名特優水產設施養殖基地、優質蔬菜基地建設,對連片200畝及以上、新建或改造基礎設施投資總額100萬元以上的,給予投資總額30%的一次性補貼,單個主體最高補貼不超過100萬元。
重點支持河蟹、鱖魚、黃顙魚、刀魚、沙塘鱧、銅魚、長吻鮠、長春鳊、大鰭鳠等特色水產業養殖,對連片生態養殖規模達300畝及以上的,給予生產性投資的30%補貼,單個申報主體最高補貼不超過30萬元。
鼓勵本地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委托其他具有預制菜生產能力的企業代加工開發預制菜,年委托加工履約合同金額超過200萬元、500萬元、1000萬元的分別給予10萬元、20萬元、30萬元的補貼。
對新落戶我區的預制菜加工企業(含本地投資者投資的項目),購買建設用地新建廠房或直接購買生產性廠房,項目建成且實現正常生產的,按土地交易額的30%給予一次性補貼,分三個年度(3:3:4撥付),單個主體最高補貼總額不超過500萬元(已享受優惠地價7折的不重復享受補貼)。
新建現代化生產線的預制菜生產企業,設備投資總額超過300萬元的,按其投資總額的30%給予一次性補貼,單個申報主體最高補貼金額不超過200萬元。
對租賃廠房開展預制菜加工生產的,年加工預制菜銷售額達到2000萬元及以上的企業(以當年稅務部門年報數為依據),按照合同約定對當年年度租金總額的30%給與補貼,當年最高補貼金額不超過50萬元。
鼓勵現有預制菜加工企業實施技改擴能,對改造或改擴建廠房及配套生產設施設備(含冷鏈倉庫、冷鏈運輸車)的預制菜生產企業,一次性改造投資金額200萬元及以上的,按其改造投資總額的30%給予補貼,單個申報主體最高補貼金額不超過100萬元。
對整合、銷售預制菜貿易企業市場開拓實施獎補,首次年銷售額5000萬元、1億元、5億元以上的,以稅務年報為依據,單個申報主體每年度分別給予20萬元、30萬元、50萬元獎勵(后期根據實際情況根據銷售額調整補貼標準)。
對首次獲批國家級、省級、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的預制菜類企業,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10萬元一次性獎勵。
獲得國家、省、市級政府部門授予或評選獲得榮譽名次的預制菜企業或產品,分別給予30萬元、20萬元、10萬元一次性獎勵。
集中打造4—5家預制菜電商直播基地,對年銷售額500萬元、1000萬元、2000萬元以上的,當年分別給予5萬元、10萬元、20萬元補貼(根據參與企業銷售額排名,可按年度適當調整補貼標準)。
區農業農村局聯合項目所在街道進行聯合審核和審批,嚴格按照財政資金管理相關規定使用,確保產業發展支持資金發揮應有效益。
每年獎補資金不得超過5000萬元。區農業農村局每年按照備案項目申報實際情況,報區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
申請對象必須保證其建設內容的真實性和發展可行性,如有虛報冒領,騙取獎補現象,一經查出,追回獎補資金,同時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從事項目審核、驗收、審計的各相關單位和人員,必須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工作紀律,不得玩忽職守,優親厚友、徇私舞弊,對有上述行為者,將依法依紀嚴肅處理。
